图/刘轩瑞 文/原铭泽、张淑一
近日,致远书院收到中共温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温县司法局和共青团温县委员会对我院学子原铭泽的联合表彰,该同学被授予“优秀普法志愿者”的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他扎根基层普法一线、践行志愿精神的高度肯定,也彰显了致远书院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育人成效。
为此,小编特意采访了这位同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当时为什么想参加这个活动?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总盼着能让课本里的法条“活”起来——走进基层,用专业知识帮群众解开生活里的法律疙瘩,既为他们搭起维权的小桥梁,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实务能力,让社会责任感从纸面落到实处。
你在参加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在普法宣讲中有很多人对专业的法律术语不太了解,如追问“啥是善意?跟好心帮忙一样吗”;提“连带责任”,有人会疑惑“我没犯错,为啥要替别人担责”;以往的普法活动参与度低,所以我们后来的普法活动充分利用了短视频、公众号等传播途径,创新普法方式,如普法情景剧、法律知识竞答等形式,提高群众参与度。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当亲眼看到群众因为我解读的法律知识,从满脸困惑到解开难题、舒展眉头,我才真切触摸到基层普法的温度与价值。这不仅让我对法律的运用从“纸上谈兵”变得熟练自如,更在心里种下了沉甸甸的使命感——原来用所学帮到普通人,是这么有力量的事。
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近原铭泽同学,了解更多他的志愿故事和心路历程。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获得“优秀普法志愿者”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首先,非常感谢我校和书院的培养,让我可以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同时感谢温县司法局提供的实践平台,让我可以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基层实践当中。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法律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条文本身,更在于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运用。正是怀着"将法治精神播种在基层土壤"的初心,我积极投身到普法宣传的各项活动中。从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讲,到参与组织法治文化活动;从精心策划普法短视频剧本,到亲自参与拍摄制作;从制作普法宣传活动手册,到参与建设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挑战。如何将专业的法律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如何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如何让群众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值得高兴的是,普法宣传工作取得了成效,人民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加深了,运用法律保护权益的能力提高了,这正是基层普法的意义所在。
最后,这份荣誉既是对我暑期实践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夯实专业知识,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一审:韩冬梅 二审:张晓静 三审:王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