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鸣怡 图/李泓暄、王主一

7月10日,致远书院赴河南博物院暑期实践团走进博物院主馆,开启中原历史文化学习之旅。通过实地参观与系统学习,实践团成员得以深入探寻中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河南博物院是中国较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文物藏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系统展现了中原地区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文明发展脉络。这里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涵盖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等多个门类,成为研究和学习中原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

走进史前展区,博览中原文明

实践团成员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员介绍,感受了史前文明的发展脉络,了解到中原地区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与文化风貌,其中包括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等重要史前文化。同时,借助石器、陶器、骨器等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与生活用品加上文字介绍,成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早期文明的认识,真切感悟到中原历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观夏商周文物,悟中原文化精髓

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青铜器、玉器、兵器、乐器等文物,认真学习历史文字介绍,深入了解了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系统学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凝视青铜礼器上的精美纹饰,成员们真切感受到当时社会对礼仪制度的尊崇;细观玉器的精致工艺,能体会到古人对身份象征的重视;审视兵器的威严形制,可认识到军事权力在社会等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聆听复原乐器的和谐音律,更能理解礼乐文化在维系社会秩序中的核心价值。

览秦汉魏晋南北朝珍品,承中原文化之魂

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秦朝青铜兵器、礼器等文物,深入学习了解了秦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与冶金技术;通过探寻汉代丝绸之路相关历史背景、参观丝路文物,认识到中原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通过研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史、参观同期佛教造像与壁画等遗存,对文化交流给中原文化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观唐宋元明清文物,品中原历史余韵

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唐代三彩陶器、唐代妆容复原展品,以及宋代瓷器、明清书画等文物,系统了解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与艺术成就,深切感悟到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认知。

通过参观河南博物院,实践团成员被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这里不仅是文物的宝库,更是历史的缩影。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青铜器的庄重、玉器的精致、陶器的朴实,无不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这些文物既是艺术的结晶,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此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对中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力绵延至今 —— 从古代的礼仪制度到现代的价值理念,中原文化始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成员们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研究、科普宣传等方式传播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中原文化的魅力,让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一审:韩冬梅 二审:张晓静 三审:王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