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旺 王梓烨 文/黄家旺 陈治竹

7月22日,致远书院“赓续红色血脉,实现农革新生“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南阳淅川县邹庄,先后走访“江山论”广场、邹庄京都果园,探寻移民新村的产业发展现状。

图为实践团在村委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笑脸墙

图为实践团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生态园

在 “江山论” 广场,团队成员在村支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移民精神浮雕墙和移民笑脸墙。从浮雕墙上镌刻的移民搬迁历程、关键节点记录,到笑脸墙上移民群众在新家园生活劳作的笑脸照片,每一幅画面都闪耀着移民精神与产业发展智慧的光芒。聆听讲解中,队员们了解到,邹庄村的京都果园是移民新村产业发展的代表 —— 该果园发展莲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打造集采摘、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有力推动了当地产业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在果园观察作物长势、除草

在邹庄京都果园,团队成员在田间地头观察农作物长势发现:成片果树排列整齐,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期,果实大都呈青绿色,树行间长有一些杂草。与果园工作人员交流得知,这些是移民后引进的优质水果品种,杂草会争夺养分、藏匿虫害,直接影响果实品质,而精细管护、及时除草是保障产业链前端的关键。队员们了解后纷纷动手参与到除草工作中,在果园工作人员指导下,队员们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轻拔根须、避伤果树”的技巧。劳作中,汗湿衣衫是常事,这让大家真切尝到田间辛劳,也直观感受到“种植”环节与后续分拣、销售的紧密关联——每一棵草的清除,都在为果实品质“打底”。

活动期间,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街头采访等方式,调研群众对邹庄 “种植-分拣-包装-销售”全产业链特点的了解程度和参与度。针对产品宣传不足的问题,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协作讨论“走进电商直播间”“短视频平台宣传”等方式的预期效果。活动尾声,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在“江山论”广场接受淅川县融媒记者采访,该代表就团队此行目的、在邹庄的初步感受以及实践活动的感悟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团队将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淬炼形成的“移民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回去,内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和未来服务社会的担当。

图为实践团队同学接受淅川融媒记者采访

图为实践团队在邹庄合影

此次实践让团队实地了解了邹庄的生活变迁与发展现状,感受到了邹庄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担当与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下一步,团队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助农实效,以实际行动传承移民精神,助力邹庄在新的发展阶段续写奋斗篇章。

(一审:韩冬梅 二审:张晓静 三审:王学伟)